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你的每个愿望都能像星星一样闪烁,即使在最黑暗的夜晚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别董大二首

由 诗词篇 | 2025年09月09日 17:39:24
别董大、别董令望
高适
唐代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董大:名不详,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一说为董令望,事迹不详;一说为房琯门下琴师董庭兰,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据《旧唐书·房琯传》及《资治通鉴》,房琯于天宝五载(746)正月擢试给事中,天宝六载(747)春被贬宜春太守。朱长文《琴史》卷四“当房公为给事中也,庭兰已出其门。”
千里:一作“十里”。黄云:北方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类说》:“天地曛黑,仰视又无纤云。”雪纷纷:大雪飘落。《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三家雰作纷。”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六翮(hé)飘飖(yáo):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六翮,鸟翅上的大羽毛,喻指有志之士的非凡才智。《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翮,禽鸟羽毛中间的硬管,代指鸟翼。飘飖,飘动。
京洛:长安和洛阳。
足:敦煌选本作“定”。

其一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其二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冬,送别对象董大的身份尚无法确定。敦煌选本《唐诗选》残卷两首次序颠倒,题为《别董令望》,此董令望不可考。有学者认为,董大就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后诗曰“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适于开元二十六年(738)离京回宋中,至天宝六载整十年;又日“今日相逢无酒钱”,应尚未为封丘尉。天宝六载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天宝六载冬,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第一首诗,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胸襟开阔,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情境相媲美。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别时景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开阔悲壮,为抒情蓄势。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直抒别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话说得响亮而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第二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两句点明诗人十多年前离开京城,现在正处于浪游中。“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是勉励董大,也是自励,结尾的调侃体现出诗人胸襟开阔、乐观向上。从这两句看,诗人当时还处于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贫贱”境遇之中,自是穷困不堪,但他没有因此沮丧、沉沦,而是想到要奋翮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

这两首诗是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计有功《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6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3
3.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00-501
4.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47-48
5.李 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20.223-225
6.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92-393
7.陈伯海.唐诗汇评(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895
8.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2
9.李丹编著. 高适诗全集. 武汉:崇文书局, 2020.01:224.

写景
友情
离别
豪放
鼓励
  • 上一条:敕勒歌
  • 下一条:梦李白二首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