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有人陪你翻山越岭,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由 古诗词网 | 2025年09月11日 11:09:34
刘禹锡
唐代

元和乙未岁,与故人柳子厚临湘水为别,柳浮舟适柳州,余登陆赴连州。后五年,余从故道出桂岭,至前别处,而君没于南中,因赋诗以投吊。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柳仪曹:即柳宗元。仪曹,指礼部。柳宗元曾任礼部员外郎,故称。
元和乙未岁:即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与故人柳子厚”句: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自京赴柳州刺史任,刘禹锡赴连州刺史任,两人同行,至衡阳分别,各赴任所。
桂岭:在湖南临武北三十里。又名香花岭。从连州到衡阳所经之地。
南中:泛指国土南部,即今川黔滇一带,也指岭南。此处指柳州。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十一月卒于柳州任所。
投吊:投诗吊慰,表示悼念。吊,哀悼。
映:遮蔽。
嘶:马鸣。
流电:喻迅速。
江蓠(lí):香草名,又作江离、蘼芜。

元和十年,我与老朋友柳子厚在湘水边分别。柳乘船到柳州,我从陆路去连州。五年后,我从旧路出桂岭,来到从前分手的地方,而柳君已在南方逝世,于是作诗以表悼念。
回忆昨日与老朋友,分别在湘江岸边。
我的马隔着树林不住嘶鸣,您的船转过山后就已经不见。
现在我的马又沿着旧路边鸣边走,但您的船却像永远消失的闪电。
眼前虽是千里江蓠,一片春色,但老朋友却再也无法看见。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此年,刘禹锡年近九十的老母去世,他扶柩返洛阳守丧。十一月途经衡阳,突然接到柳宗元的死讯,刘禹锡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竟至“惊号大叫,如得狂病”(《祭柳员外文》)。在这种异常悲痛的心情下,刘禹锡写下这首诗以吊唁好友。

此诗序文解释了诗题中“重至衡阳”之义,因为五年前二人曾在衡阳分别,故云“重至”。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句中,一个“忆”字,牵引着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五年前那湘江分别的一幕,又呈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这二句仍是对当年分别场景的追述,可能作者当时就有一种感觉,或许这次的生离就是死别,于是一直目送朋友的船消逝在山后,还久久不愿离去。马是通人性的一种动物,或许它也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嘶鸣不已。宋代词人晏殊化用此二句写道:“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踏莎行·祖席离歌》)想来这两句是极其传神地表现出两人的深厚情意。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故道、马嘶、帆灭,此情此景如何能不让诗人伤怀。“流电”一词借指老朋友柳宗元的死太突然了。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这明媚春色中的千里江蓠是多么怡人,本该是作者自己和老友共同游赏的,但如今只剩下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回忆起和老朋友一起度过的往日,更是让人痛彻心扉。不让诗人伤怀。
全诗借二人离别之际的恋恋不舍渲染出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失去这样一位挚友的沉痛心情。叙述平实,语淡情深,是其悼友人诗中的佳作。

1.梁守中译注.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60-162.
2.张忠纲主编. 全唐诗大辞典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175.
3.吴在庆编选. 刘禹锡集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0-111.
4.赵娟,姜剑云评注. 刘禹锡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63-66.
5.(唐)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 刘禹锡集笺证 中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清)蘅塘退士编;曹敏行译注,唐诗三百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9,第190页

友情
悼亡
  • 上一条:梦天
  • 下一条:江上吟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