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生活总有起伏,但愿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海港;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

圣女祠

由 古诗词网 | 2025年09月13日 12:29:02
李商隐
唐代

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
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
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
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
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
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
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圣女祠:在陈仓与大散关之间。
杳蔼:幽暗深远,云气笼罩的样子。仙迹:指圣女祠。滞:滞留。
碧落:天空。
青雀:即青鸟。西王母使者,这里代指传信者。紫姑:传说中的家神。
楚国梦:用楚王梦会巫山神女事。这里指男女间情事。
白榆:传说天上种着白榆。
星娥:指织女。
心断:念念不忘。汉宫巫:汉代宫中有祠祀的神巫。寡鹄:失偶的天鹅。
“惟应”两句:《博物志》载,王母带着七枚仙桃降于九华殿,以五枚与汉武帝,自己食二枚。时东方朔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视,西王母看到了对武帝说:“此窥牖小儿常常来盗吾仙桃。”碧桃,仙桃。

烟雾弥漫,暮色苍茫,隐约可见圣女祠堂伫立山峦之间,吸引我流连其中。
这位从天上下凡的圣女,什么时候能回到天上,况且她脚下的路正是去往帝乡的通道。
我期待圣女回归天空,盼望着青鸟带来好消息,但却不能向她卜问未来的消息。
如今(令狐楚)已死,自己中兴大业的夙志成空,似大梦初醒、愁肠百结。
家属们手执竹杖。送丧赶路,丧车停放在白榆下面。
织女嫦娥离开之后,能否还来看望圣女。
苍冷的空谷里回荡着寡鹄的凄叫声,独栖的雌凰更是在翠梧上留下孤独的飞影。
只应该像东方朔一样潜入窗下,偷得仙桃,成就自己为国效命的中兴之志。

此诗作于文宗开成二年(873)。此年十一月,李商隐的府主、恩师令狐楚死于兴元镇所。十二月,诗人送令狐楚丧车回京,路经圣女祠,引出奇思遐想,遂作此诗。李商隐以“圣女祠”为主题写过三首诗,有两首都叫《圣女祠》,一首叫《重过圣女祠》。这三首诗虽然都有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无题诗之类。对这三首诗的解释,同其他无题诗一样,向来也是聚讼纷纭的。张采田主张“全以圣女自慨己之见摈于令狐”,冯浩主张其中两首是自伤政治。

诗的开篇从作者在羁旅途中的所见所为起笔,“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一上来,好似展现出正在行进事体的特写镜头,给人以新奇、鲜明之感。此二句是由圣女神引发来的。诗人觉得眼前这位从天下凡的圣女不会久留人间,况且她脚下的路正是去往帝乡的通道。李商隐师承前贤,采用比托宣泄隐曲。诗句意含双关,托问圣女归天的时间,实忧自己入得朝官没有期限。“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则进一步流露了诗人渴望用世的心情。以上是诗篇的第一层,叙述回长安归途,诗人路遇圣女神像时看到的景况,及由此撩起的万千思绪。随之,自然地过渡到对令狐楚的悼念。

“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清人冯浩认为这两句是诗人痛念府主的伤心语。此联诗的上下句是相与映发的同义语,都出于对国家中兴大业的追求。李商隐考中进士,应该说他向朝廷迈了一大步,而朝廷、国事在他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突出。如今府主已死,夙志成空,似大梦初醒,换上了另种心态。因之,一想到朝廷除了引起愁肠百结,积郁难抒之外,真是什么也触念不到了。然而诗人的种种心绪都是由圣女祠牵引出来的,没有一丝明说直吐的痕迹,作者包蕴密致的诗笔,在这首诗里体现得也比较充分。“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此联出句是取《后汉书·费长房传》里的故事,“长房辞归,翁(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诗人借费长房跨竹游行,以指令狐楚家属随员手执竹杖,送丧赶路。总括言之,以上四句可视为诗的第二层。前联写令狐楚的死使李商隐孜孜追求的中兴志业受到挫折,他万分悲痛,感到绝望;后联写其亲眷、“从骑”等送丧、祭奠的一队行旅活动。诗语中叙事兼包心理刻画和场景描写,二者皆以形象之笔出之,幽姿远意,婉约情深,给读者留下了品味的余地。

从“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两句始,诗篇进入了第三层描述,诗人把笔又收拢回来,与首层照应。“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在诗人看来,自然界的鸟兽都难以忍受单栖独处的生存方式,不言而喻,具有灵性的神与人更是禁不住孤寂的折磨。不过,诗人这样的生活感受没有轻易说出,而是辗托于对寡鹄、羁凰凄孤幽怨情态的描写中。读者从苍冷空谷里回荡的黄鹄凄叫声,从残月下“拣尽寒枝不肯栖”的雌凰孤飞影,就能体会到作者用笔的旨意:荒寒山野中的圣女该是多么地孤独,失去府主、无所依归的一介书生总是有摆脱不了的茕独落寞之感,然而在煞尾二句里,诗人却别开新境,表示了不愿在寂寞中沉默消极,灰心丧气,而要在困厄中不懈争得美好事业。“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博物志·史补》 有一则奇闻,讲汉武帝和西王母相会时,王母取出弹丸大小的仙桃送给武帝吃。此时东方朔悄悄从窗窥探,曾三次来盗王母仙桃。诗歌把仙桃喻为功名,而诗人以东方朔自况。东方朔潜入窗下,企图偷得仙桃,这与诗人悄然自来观看神像,心想未来的仕途前景,祈盼实现功垂青史的美愿相比,异代两事,何其相似,诗人自幼孤苦,备尝艰辛,每遭打击往往流露低沉伤感的情调。但他与厄运抗争,与阻力较量,欲展长才为国效命的中兴壮志倒是从来没有丢掉。如能拨开诗歌里迷惘、哀怨的薄雾,还可见到坚确不拔的可贵韧性。事实上,他为了寻求实现平生政治理想的途径,竟能冲破封建门户之见和朋党戒律,就在此作问世之后,他进身于王茂元的幕府里。

这篇作品最明显的表现艺术是继承屈原的浪漫主义手法,善用比兴寄托来抒写情思怀抱。屈子辞赋在“诗经”基础上为比兴诗艺开辟了新天地。一篇《离骚》就有许多引譬取类的方式,色彩斑烂,十分壮观。李商隐挹取它的营养,化为自己的技巧。如诗篇用圣女、紫姑、巫山神女、汉宫女、织女、嫦娥、青鸟、黄鹄、直至东方朔、王母等等神话传说中的材料,锤炼成独特的审美意象。以之比托,透露盘郁不解之情和心底的困惑之想,其绵邈奇特的比兴,是与屈原诗歌一脉相承的。但是李商隐在此诗里的艺术想象是同运化成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篇几乎句句不离使事,铸成精练深蕴的诗语,双关丰富的含意。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唐)李商隐著;刘琦选注.李商隐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06.第60页
3.何林天. 李商隐《圣女祠》三首解释初探——义山诗研究之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53-59.
4.宋绪连,初旭主编.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第836页
5.黄世中.李商隐诗笺注疏解第1册.黄山书社.2009.第448页
6.武略.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第9页

  • 上一条:北楼
  • 下一条:初食笋呈座中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更多>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