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
游骑偶同人斗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银秋騕袅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树日初斜。
街西:唐代长安以朱雀门大街为界,街东属万年县,街西属长安县,有五十四坊。
分:全诗校:“一作深。”
秋:络于牛马股后的革带。騕褭:良马名,此泛指骏马。宛马:大宛国的良马。
鞅:套在马颈用以负扼的皮带。璁珑:明洁貌。钿车:饰以金花的车子,妇女所乘。
将军:晋右军将军桓伊,王徽之泊舟于青溪侧,时伊从岸边经过。徽之派人告诉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素闻其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事见《晋书·桓伊传》。
草:全诗校:“一作树。”
碧绿的池塘刚刚涨满春水,娇嫩的小乌鸦在水中嬉戏沐浴,这美丽的景致被分割锁在长安城中一个个富贵人家的庭院里。
游玩的骑手偶然与人相逢,便一同饮酒斗趣;名贵的花园彼此紧邻,杏花争相开放,交相辉映。
银白色的骏马在秋千旁嘶鸣,毛色青白相间;装饰华丽的马具叮当作响,镶着金钿的车驾缓缓驶过。
不知哪位将军吹奏的笛声悠扬飘荡?只见那成片的芳树上空,太阳正缓缓西斜。
由AI翻译
该诗作于杜牧长安任职期间,属《长安杂题长句六首》组诗第五首。诗人通过对街西贵族园林的观察,运用隐喻手法展现晚唐贵族骄奢生活与精神空虚的对比。诗中"斗酒"意象源自《诗经》宴饮传统,经唐宋诗词演化形成特定典故体系。
碧池娇鸦:首句以动态洗浴场景暗喻贵族生活的奢靡,"新涨"暗示权势的短暂性,与末句"日初斜"形成时间意象闭环。
名园杏花:"相倚杏交花"采用拟人手法描绘园林景观,明清诗评认为该句突破白居易"绿杨宜作两家春"的意境,形成空间交织的美学效果。
将军笛声:尾联化用汉代李陵"胡笳十八拍"典故,笛声意象与"连云芳草"构成视听通感,暗含对贵族醉生梦死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