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崔九:即崔兴宗。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诗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卢象、裴迪等游览赋诗,琴酒自娱。曾官右补阙、饶州长史,事迹略见《唐才子传》卷二。他是王维妻崔氏之弟弟,也是王维母崔县君的侄儿。九,为崔兴宗在崔氏兄弟辈中的排行。
南山:此指辋川,崔兴宗的别墅在南山。
口号:即“口占”,表示随口吟咏而成,始见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后人遂沿用。
城隅(yú):城墙一角。城,此指京城长安。隅,角落,边。
几日:什么时候。
桂花:木犀花,香气极浓。
霰(xiàn):雪霰,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由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凝结而成,呈球形或圆锥形,常在下雪前出现。这里用以形容桂花散落的样子。
你我在城边上一分手,还要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山里的桂花将要开放,别待花落如雪霰才回还。
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742—756年)末年。当时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崔兴宗早年与王维、裴迪隐居唱和,后来出仕为官,官至右补阙,但不久即对官场生活产生厌恶情绪,去官归隐。王维、裴迪为之饯行送别,三人互相作诗以别,此诗即是王维劝勉崔兴宗之作。
此诗为送别崔兴宗去往南山之作,诗写依依难舍之情。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首句点题,写题中“别”之场景,次句设问,诗人急不可待地问对方何时能再见面,体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刻情谊。“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以想象描绘了漫山桂花飘落,犹如满天雪纷飞的美景。桂花本为寻常物,但山中桂花,深寂、清幽,诗人欲言、难言的种种情思,皆可借助这一意象传递、释放,且桂花花期有限,愿君早归,以落花促其归,景到情到,风雅入骨,也是情深之至。
此诗与裴迪《送崔九》作于同时,但其意却不尽相同,此诗中虽然同样对于崔兴宗的隐居道出赞赏之意,却并没有要他就此隐居不出意,与此并存的,是自己对隐居生活的艳羡。山中桂花两句,便将此种况味艺术性地道出,不如裴迪诗直接,但意味更显悠长。全诗四句二十个字,毫无雕饰,自然率真,音节和谐,耐人寻味。
1.王启兴主编,校编全唐诗 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01,第490页
2.(唐)王维撰,王维集校注 (第一至四册),中华书局,1997年08月第1版,第292页
3.傅东华选注;马卉彦校订,王维诗,崇文书局,2014.09,第117页
4.许海山主编,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第242页
5.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第91页
6.(清)蘅塘退士编;王景略解,唐诗三百首全解详注,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7,第441页
7.雷启洪,农东光著,历代咏别诗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6,第98页
8.(明)唐汝询编选,唐诗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01,第448页
9.陈伯海主编;孙菊园,刘初棠副主编;陈伯海书系主编;朱易安,查清华副主编,唐诗汇评 增订本 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531页
10.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