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公子:贵族家的子弟。
西园:指公子家的花园。
发:开。青楼:在唐代多指显贵之家豪华的楼房,与人们常说的青楼酒馆不同。青楼下临西园,所以西园之花,发于青楼旁边的道路上。
禾:禾苗。
之:指代禾苗。恶草:杂草。
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园,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
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拔掉它,因为它是害草。
晚唐时期统治阶级已经腐朽成风,享乐主义十分浓重,富贵人家的公子们大多子承父业,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和家势,成为社会上愚昧无能但是却骄奢淫逸的一族,因为他们从小生活腐朽,骄纵成性,因此对稼穑之事完全不知。聂夷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此诗,以讽刺这群愚昧腐朽的贵族公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富贵之家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无情地揭露了脑满肠肥、耳目欢愉的纨绔子弟不知五谷为何物、不知稼穑艰难的寄生虫本质,表达自己对善恶不分、贤愚不辨、是非颠倒的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悲愤之情,使人读来为之愤慨。】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的意思就是指公子家的花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从花园到公子们精美的楼房,道路两旁全是娇艳的花儿,吐露着芬芳。这两句描述的是公子家花园的美丽景象,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好画面,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发展做出铺垫。“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的意思就是指不知道什么时候,花下长出了一株禾苗,公子们以为是影响花儿生长的杂草,于是命人将其拔掉了。这两句描述的是公子拔禾苗的事情,揭示出其对稼稽之事的愚昧无知,表达出诗人的讽刺之情。透过这一现象人们可以窥探出当时社会,富贵人家的生活安逸舒适,公子们丝毫不用担心稼辛啬的艰难,揭露了他们生活腐朽的本质。
此诗短小精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揭露的却是这个社会的现状,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靠寄生生活的公子们的愚昧腐朽,只顾享乐的生活作风,表达出诗人的愤慨之情。语言风趣幽默,使人读来深感痛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耐人寻味。
孟宾于《公子行》云:“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虽属同一主题,但不及聂夷中这一篇写得深刻。因为孟诗中的公子不过“不识农夫辛苦力”,而在聂诗中的公子眼中,则养活他的禾,竟然成为“恶草”了,这就更其出人意外地突出了一个纨绔膏粱子弟愚昧而丑恶的形象。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1
2.程千帆 沈祖棻.古诗今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626
3.施树禄.全唐诗赏析.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616
4.陈伯海.唐诗汇评(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763
5.周啸天.历代绝句鉴赏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24.741
6.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