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外生:三国魏晋之际,外甥多作外生。《太平御览》载:“诸葛亮诫外生曰”,故可信。
存:怀有,怀着。
慕:仰慕,向往。先贤:古代的贤人。
绝:断绝,摒弃。情欲:人的情感欲望。
疑滞:疑惑不定,停滞不前。
庶几(jī):本为接近之意。汉魏人好用“庶几”,代指好学而努力成才的人。王充《论衡》:“夫孔子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
揭然:崛起、显露的样子。
恻然:诚恳的样子。
屈伸:偏义复词。主言屈,谓退处不得志。
去:使……去,摒弃,抛开。细碎:琐碎的小事。在学问上指与经世致用大略相对的章句小学,在接物上指与社会大事相对的家庭个人琐事。
咨问:征询,请教。
嫌吝(lìn):怨恨、吝惜。嫌,个人仇怨。吝,好财吝啬。
淹留:滞留,停留。此处谓有才德而不被录用,屈居下位。
美趣:美好的志趣。
患:担忧,顾虑。济:成功,成就。
强毅:坚强果断。
慷慨:情绪激昂。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碌碌:平庸无为。滞于俗:被世俗风气所困扰。滞,这里是困扰、牵制的意思。
束于情:被情欲嗜好所束缚。情,情欲。
窜伏:逃匿、潜伏。此处有沉沦之意。凡庸:平庸的人。
下流:地位卑贱。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抛开疑难困惑的羁绊,使自己发奋成才的志向,显露崛起而有所依存,诚恳笃行而感动他人。要能够适应顺逆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的纠缠,广泛地向贤人请教,除去个人仇怨和贪财吝啬之情,这样,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又何损于自己美好的志趣,何患于事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刚强坚定,意气不慷慨高昂,就只会被凡俗庸习牵制而碌碌无为,被私情邪欲束缚而默默无闻,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中,难免就会沦落为地位卑贱的人。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诸葛亮十三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朝廷又派朱皓接任诸葛玄,失了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他的两个姐姐先后出嫁,大姐嫁给了中庐县名门蒯祺,子嗣不详,蒯祺官至魏房陵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被蜀将孟达攻杀。二姐嫁给了襄阳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山民官魏黄门吏部郎,其子庞涣,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牁太守。诸葛亮写信教导外甥修身成才之道,至于是蒯姓外甥还是庞涣,则无从考证。李伯勋《诸葛亮集笺论》推测,蒯祺战死后,诸葛亮可能将大姐与蒯姓外甥一并接到成都安置抚养,而二姐和庞涣想必一起到了曹魏,所以受教者应当是蒯姓外甥。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为教诲其外甥而写,短短几行字就完整地告诫了外甥应该怎样走出平庸,建立丰功伟业,千载之后读来仍能感受到其谆谆教诲、言深意切的殷切感情。
文章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围绕着“志向”,诸葛亮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如何做到“志存高远”进行了论述。首先,“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几句说的是如何“立志”:“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才可以树立自己的志向和提高自己的信心;“绝情欲”即不要沉湎于情欲;“弃疑滞”即摒弃不必要的滞留之念。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为实现理想抱负真正有所行动,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了上面立志的方法,就应了解实现志向的措施,即“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些是在实践抱负的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人只有能屈能伸,才可以成就大业。就诸葛亮自身而言,正因为善于坚忍、耐心,才能躬耕田亩之间,以“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闲情逸致,阅世达变、冷静洞察,最终借好友徐庶的力荐,出山助刘备成就一番霸业。而成大事者,治学不应沉迷于琐碎、拘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可学以致用。不耻下问、礼贤勤思也是学习中重要的手段和必要的途径,这样才可开阔眼界、集思广益,学识才会更加渊博。不仅要“广咨问”,还不应“藏私”,也要有问必答,和他人交流、切磋、探讨,这样才会互为促进、互相砥砺。
最后,诸葛亮又从反面进行论述,“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这句话更是对后辈的鞭策和激励。如果志向不坚韧果毅,意气不慷慨激越,只会碌碌无为如同凡夫俗子,默然存世局限于私情,永远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在平庸中耗尽一生。这样的话语,是长辈对后人的殷殷期望,更是诸葛亮平生志向的体现以及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
这篇文章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一个人如果志向高远、意志坚定、心思缜密、富行动力,就很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开创出一番事业。
1.李伯勋撰. 诸葛亮集笺论.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284-285, 290.
2.(蜀汉)诸葛亮,(宋)范仲淹著;余进江选编译注. 历代家训名篇译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34-36.
3.石孝义编著. 中华历代家训集成.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20:64-66.
4.陈霞村,李国锋注析. 古代书信精选. 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34.
5.诸葛钧主编. 国学经典选读.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28.
6.马黎丽,诸伟奇编著. 中国人的传世智慧全集 诸葛亮全集.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81.
7.朱进国著. 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 银川:阳光出版社, 2013:90-91.
8.(隋)颜之推等原著;周彪译注. 中国家训精华.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