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所到之处皆为热土,愿你所遇之人皆为挚友;愿你余生不负忧,自在如风常欢笑!

夕次盱眙县

由 古诗词网 2025-10-26 10:13:00
韦应物
唐代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夕次:晚上停留。次,停泊。盱眙(xū yí):县名,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2.落帆:降下船帆,指船停泊。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3.舫:船。临:靠近。驿:驿站,传递文书的人员中途休息、换马的处所。
4.浩浩:盛大的样子。
5.冥冥:昏暗,昏昧。
6.“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7.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8.秦关: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此处指诗人的家乡。
9.客:诗人自称。

降下船帆,停留在淮水边的盱胎,将小船停靠在孤零零的驿站。
浩瀚的江面上翻起阵阵风浪,夕阳西沉,暮色苍茫。
昏暗的山城里,人们皆已归家,大雁也停落在水边白色的芦苇丛中。
在这孤独的夜晚,我回忆起家乡长安,听着远处的钟声难以入眠。

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3),时诗人出任滁州刺史。韦应物自长安赴滁州经过盱眙县,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因作此诗。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自然引出下文停船所见景物的描写。“孤”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

颔联承接首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临,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眼见人们回家尽享家的温馨以解一天的疲惫,鸟儿们也有温暖的巢得一晚的安眠,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无限酸楚顿上心头,颇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味。此处精选意象,运用色彩明暗对比渲染了凄冷的意境,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夜幕降临,人雁归宿反衬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

尾联意谓孤独之夜,怀念家乡。“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写出乡思客愁之深。

韦应物诗风委婉含蓄,多借物抒情。在《夕次盱眙县》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很多意境。如“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在这一点上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出一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47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9
3.唐婷婷编.韦应物:无事风尘独不归.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2.161-162

  • 上一条:长安遇冯著
  • 下一条:东郊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寄赠
寒食节
寓言
小说
山水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