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文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成语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题金陵渡

由 古诗词网 2025-11-06 11:45:26
张祜
唐代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非指南京。
2.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当时寄居之地。
3.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4.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5.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瓜洲: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今属江苏)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不禁触景生情,因作此诗以抒发羁旅之愁思。

此诗抒写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首句点题,轻灵妥贴。“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清楚地描述了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两三星火”,用笔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神情。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98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69
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83
4.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76-977

  • 上一条:集灵台二首
  • 下一条:宫中词

猜你喜欢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石鱼湖上醉歌
夕次蒲类津
商山早行
望海潮·东南形胜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五言律诗
五言绝句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告诫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思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