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明朝首辅杨廷和之子。少年聪颖,天才高逸,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6]。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杨慎长于诗文、词曲,成就是多方面的,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著作也很多,有《升庵集》等。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