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你笑口常开,幸福安康,生活比蜜甜。

夜雨寄北

由 古诗词网 | 2025年09月03日 17:58:34
夜雨寄内、夜雨寄人
李商隐
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当时诗人在巴蜀,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泛指重庆一带的山。重庆古代属巴国。
何当:何时能够。盼望之词。共:副词,用在谓语前,相当于“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却话:回头说,追述。却,一说还,再。

你若问我归家的日期,我还没有定期!今夜巴山淅沥的夜雨,却已涨满秋池。
几时才相会共剪红烛,在那西窗之下?再来细诉今夜巴山中,这听雨的情思。

这首诗是李商隐滞留巴蜀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从诗歌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情感来看,被怀念的当是与作者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王晏媄的。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晏媄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似乎更确切些。

此诗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何当”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十分曲折,十分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61
2.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91
3.陈永正 译注.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7-108
4.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9
5.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655-656
6.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39-1140
7.陈伯海.唐诗汇评(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420-2421
8.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8

写雨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思念
抒情
  • 上一条:金谷园
  • 下一条:满庭芳·小阁藏春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