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你所到之处皆为热土,愿你所遇之人皆为挚友;愿你余生不负忧,自在如风常欢笑!

采菱行

由 古诗词网 | 2025年09月09日 16:06:47
采芰女
刘禹锡
唐代

并引:武陵俗嗜芰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马湖,薄言采之,归矣御客。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武陵:古郡名,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嗜(shì):特殊的爱好。芰(jì):菱,四角菱。
薄言:句首语气词。
御:招待。
俟(sì):等待。采诗者:搜集风谣的官吏。
时:时时。兰桡(ráo):兰木做的船桨。
长鬟(huán):长长的发髻。弱袂(mè):窄窄的袖子。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文:同“纹”,花纹。这里指金钏映入水中的影象。
哇咬:笑语声。
蓼(liǎo)花:水草花。
樯(qiáng):桅干。估客:商人。
觞(shāng):酒杯。荐:推举,介绍。
屈平:屈原(约前340—27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祠:庙宇。沅(yuán)江:湖南省的一条重要的河流,发源于贵州省。
寒波:因夜间气温较低,水面比白天要冷,所以称为寒波。

武陵郡的风俗喜欢吃芰菱。到了秋天,就有许多姑娘来到白马湖,采芰菱,回去招待客人。古代有《采菱曲》,其词在世上很少流传,所以我作了这首《采菱行》以等待采集风谣的人来采集它。
白马湖呀,湖水饱满,秋高气爽,水面上紫菱如锦,游着彩色的鸳鸯。
姑娘们在湖心划动着小船,采摘菱角呀,谁去看那小伙子骑在马上。
比多比快各找对手呀,不时用兰木桨儿划开轻波细浪。
长发窄袖儿轻轻地摇动,头钗手镯儿在水中荡漾。
姑娘们笑语喧哗披着晚霞,扣舷而歌返回长满水草的岸旁。
一起登上市镇桥边的码头呀,野草系住小船,水萍沾满了衣裳。
家家的竹楼都临近水边的大路,下面桅杆林立,船上尽是客商。
他们携着酒壶菱角,夜间经过竹楼,醉悠悠地踏着节拍在堤上歌唱。
呵,这沅江之滨是当年屈原放逐的地方,月光照着清冷的水波,江上白雾茫茫。
在这里听到一曲江南的民歌,怎不使人把那三千里外的长安眺望。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朗州(今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期间(805—815年)。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至朗州当司马,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十月起,在朗州一共住了十年。这十年间,他的心情是郁郁寡欢的,虽然他的斗争精神并未因此而减弱。当他听到南方人唱歌的声音,他又想起了北方的长安,路途阻隔,何时能结束这种痛苦的生活,这种思想时刻萦绕在他的心里,因此,他写下了《采菱行》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当时的郁闷心情。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天,作者来到了武陵县西七里的白马湖畔。只见白马湖水平荡荡一片。紫色的菱角如锦绣一般铺在水里,水面上浮游着彩色的鸳鸯。这已经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了。

“白马湖平秋日光”,似唐代孟浩然的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来,可是在孟浩然诗里还没有如此色彩鲜丽的菱角和鸳鸯,更没有下面的“荡舟游女满中央”,这是由于各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同的缘故。拍打着翅膀的鸳鸯,铺在湖上的锦绣般的菱角,映衬着美丽的采菱的姑娘们,这是刘禹锡展示给读者的一幅采菱图画。当然,这幅图画不是静止的,画面上,那姑娘们专心一意地坐在船上采菱,两只巧手如同穿梭,身旁发生的一切,她们都不顾及。原来她们互相面对面地在“争多逐胜”。瞧她们将兰木桨轻轻一转,在微风激起的波浪上船儿慢慢地移动,她们长头发梳成的环形发酱和轻软的衣袖,在摇动着,显出不整齐的样子,而她们头上的发钗,手上的钏镯,清楚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在明镜般的湖面上,跟着微波荡漾。这是一幅美妙的图画,画中姑娘们“笑语哇咬”,点点的蓼花之中,小船沿着湖岸回来,而姑娘们扣舷而歌。她们将野生的蔓草把船儿系住,一起熙熙攘攘地走上了市桥畔的码头。这开头的十二句,也就是这首诗的主要部分,主要写采菱姑娘的活动。在这里,透露出青春的活力,劳动的愉快,大自然景色的美丽,充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情趣。

接下去四句写估客们晚上的活动:沽酒,买菱、宵饮、醉歌。“家家竹楼临广陌”是说姑娘们的家是在竹楼之上,而这些竹楼下临着“宽广的道路”,这就为引出估客作了准备。在这首诗里,可以引申为水上的通道。即家家的竹楼下临着广阔的水道,这样解,才和“下有连樯多估客”能联系起来。竹楼的下面有一条连着一条的大船,上面多是一些“估客”,他们拿着酒觞,吃着菱角,夜里经过这些竹楼,“醉踏大堤相应歌”,带着醉意,踏着大堤,互相唱着歌儿。这种买菱宵饮的估客生活,大堤踏歌的武陵风俗。

最后四句写作者因估客唱歌而引起的感慨。一曲南音,勾起了诗人贬官武陵而心系长安的迁客情怀,如同屈原放逐沅湘而怀念郢都一样。刘禹锡在贬官朗州期间,“唯以文章吟咏,陶治倩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词以教巫祝,故武陵谿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旧唐书》)这首诗就是这样,作者在小序中写道:“……古有采菱曲, 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

此诗中洋溢着一种民歌风味,虽然不象《竹枝词》或《杨柳枝词》那样本身就是优秀的民歌,然却颇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水乡情调,显待清新,活泼,可爱。

1.赵娟,姜剑云评注.刘禹锡集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45.
2.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77-82.
3.朱宏辉,徐荣街. 唐诗赏析 连云港: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院, 1979,171-175.
4.岳珍选编. 乐府诗集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131.
5.(清)蘅塘退士编;曹敏行译注,唐诗三百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9,第190页

乐府诗
写景
叙事
抒情
  • 上一条:忆江南三首
  • 下一条:鹿柴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