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你所到之处皆为热土,愿你所遇之人皆为挚友;愿你余生不负忧,自在如风常欢笑!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由 古诗词网 | 2025年09月11日 18:17:09
李清照
宋代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简称“减兰”,又名“偷声木兰花”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南朝·陆凯《赠范晔》:“析梅逢驿使………聊赠一枝春”,诗人遂以“一枝春”代梅花。宋·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赠我一枝春。”
泪染:眼泪濡湿,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明·邹迪光《美人早起》:“立沾罗袜花间露,薄染香奁镜里云。”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染,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点”。
彤霞:红色彩霞。此指梅花色彩鲜艳。
奴:封建社会青年女子的自称。《宋史·陆秀夫传》:“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
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簪:名词作动词,即插于发中。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比并,放在一起作比较。敦煌词《御制林钟商内家娇》:“任从说洛浦阳台,漫将比并无因。”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
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此词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执着。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十八岁,适赵明诚。是年,李格非(李清照父)为礼部员外郎,赵挺之(赵明诚父)为吏部侍郎。赵李两家均居汴京。《减字木兰花》《庆清朝》诸阕当作于是年前后。”

这首词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词人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面,所写的便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

词一开头写在卖花担上买得一枝花,但不说买得一枝花,却说“买得一枝春欲放”,就写得有含意。“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其中“春”字用得特别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春” 字境大,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用个“欲”字,有将要的意思,说明春意还没有蓬勃。从没有蓬勃中看到春意的将要蓬勃,这正是词人的敏感。接下来笔锋一转,转到另一方面。下面“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这花儿被人折下,似乎为自己命运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面。着一“泪”字,就把花拟人化了,再缀以“轻匀”二字,便显得哀而不伤,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露水像珠,正好同美好的花朵结合。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透露了词人的爱花感情,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泪染”的“染”,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点”,“点”不如“染”。因为“犹带彤霞晓露痕”,把露水写成带着红霞的痕迹,好象带着红色,所以称“染”。作“点”,就把这个含意忽略了。露水是无色的,看作有红霞色,染在花上,又染得轻匀,说明这枝花是红的是轻匀的,所以说成“泪染轻匀”了。把“晓露”同“彤霞”联系,显出词人的富有想象力。这个想象,不是空想,是跟花的红色相结合的。由花的红色想到泪染,由泪染想到泪带红色,想到给红霞染红,这个想象就这样自然形成了。

下片主旨写戴花。首先,作者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这样说,好象与上文无关,其实是暗中相关的。上面已经用拟人化手法把花说成有泪,这里用花面比奴面,正是拟人化写法的自然发展。此句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妒忌的心理。她在青年妇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爱她。这里表面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如此写的原因是要在平淡的作品中引起一个波澜。这样设想,就引起一个微波,产生比美的想法。通过这个想法,引出她和郎心灵的美好,透露出两人的爱美,透露出两人相爱的感情来。借这个插花的事,来写出两人的爱情来,这首词就有了意义了。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词人就把花儿簪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留有余味。“云髻斜簪”,丰神如画。这里李清照,写出了一点闺房的乐趣。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的心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1.唐圭璋.全宋词(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932
2.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6-17
3.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216-1217
4.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23-524
5.苏焦宜 等.李清照词集.长沙.岳麓书社.1996.262
6.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250-251
7.刘长贺.宋代诗词典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608-609
8.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533

叙事
  • 上一条:戏赠丁判官
  • 下一条: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