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你的每一天都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与希望。

春日五首

由 古诗词网 2025-09-22 10:51:08
秦观
宋代

其一
幅巾投晓入西园,春动林塘物物鲜。
却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发麝香眠。
其二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其三
夹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其四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其五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
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不著冠。
西园:指汴京顺天门外的金明池,亦称西池。
麝(shè)香:指麝,亦称“香獐”,其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可作香料。
万丝:雨丝。丝,喻雨。
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霁,雨后放晴。
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参差:指瓦片的层叠。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春泪:指雨后芍药上的水珠。
散策:策杖散步。
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引匮吭:形容鸣声圆润。
黄庭:道经名。此指《黄庭经法帖》。QQ
柳花:柳絮。
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古时是日禁火寒食。
钻新火:钻木取火。此指清明节取新火。
爇(ruò):点燃。
金屋旧题:指皇宫藏书中的旧籍。
乙子:图书分类名称。《旧唐书·经籍志》“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乙部为史,丙部为子,丁部为集。”
蜜脾(pí):蜜蜂营造连片巢房,酿蜜其中,其形如脾,因称蜜脾。
蜂臣:与蜂皇相对,指采蜜的工蜂。

其一
早晨打扮得很潇洒来到西园赏春,在春风的拂动下,林木池水,处处都显得生机勃勃。
走累了,退到小庭上休息一会儿,这时才刚刚日出,只见海棠花盛开,麝兽还在那里打瞌睡。
其二
绵绵春雨,伴着轻微的雷声,飘洒了一夜,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投射在房顶层层琉璃瓦上苍翠欲滴。
小园里芍药花含情脉脉,花瓣上饱噙着隔夜的雨珠儿,蔷薇花伸出了嫩枝,是那么地娇慵无力。
其三
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其四
在屋内听到传来的鸟鸣声,圆亮有力,临摹完王羲之的黄庭法帖,正是太阳当空,还是走出户外散步去。
此时正是寒食节后,满院柳絮飞扬,家人忙着钻木取火,点燃火炉,院子里飘荡着木火的香气。
其五
每天校对黄本书籍,令人有些厌烦,自己正如工蜂一样,每天在书房里辛勤校对。
细细想来,蜻蜓和蝴蝶与工蜂比起来,该是没有什么意思了,它们也跟着颠忙了一生,结果一事无成,不像工蜂那样留给人们甜蜜。

这五首诗为一完整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

诗中描写的春色春景,表现了作者一时一地的情思,或有所闻,或有所见,或有所喻,都写得工丽奇巧,悦人耳目。

第一首写诗人晓游西园的情景,诗人幅巾便装,潇洒出游,处处春动,物物鲜丽,而诗人的心情也格外闲逸、轻快。

第二首诗是历代诗评家争议最多的一首诗,写雨后春景。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

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李白笔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白居易笔下刚出浴的“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妃,和第三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雨后的牡丹,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最后一句令人想起《红楼梦·史湘云醉眠芍药铟》那段描写:湘云“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这醉卧中浑身洒满落花的史湘云,情思绵绵,百媚千娇,多像“无力蔷薇卧晓枝”。

第三首写诗人读书之余策杖散步所见林池春景,鸟声悦耳,游鱼自乐,诗人原本倦怠的心情也焕然一新。

第四首写京城寒食节后的市井风情,一扫暮春时节的凄凉与伤感,既抒写了诗人闲雅自适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平常而世俗的京都生活。

第五首作者以工蜂自喻,言蜜蜂酿蜜的巢房依赖于辛勤劳作的工蜂,自已正如这工蜂一样。这里作者自喻自慰,言自己踏实工作,有所成就。

至于艺术表现,前四首诗大体上语言都比较明丽流畅,写景如画,摹物工细,而情思含蕴,风格柔婉。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八引《雪浪斋日记》云:“少游诗甚丽,如……‘海棠花发麝香眠’……之句是也。”这里说秦观“诗甚丽”,举的就是第一首中的末句,这句诗语言较为浓丽,充满香艳的色泽,一定程度地冲淡了整首诗清丽的意境。在这几首诗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曾经引起争议的还是第二首。

1.(宋)秦观著 王醒解评.秦观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61
2.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7年5月1日.137-138
3.贾炳棣.唐宋诗词三十家·李清照秦观诗词精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145
4.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年12月(2012年7月重印) .611-612
5.刘尊明.秦观集.凤凰出版社.2007.10.69
6.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04.488
7.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年12月(2012年7月重印) .1474

  • 上一条:泊樵舍
  • 下一条:山园小梅二首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更多>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词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