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快乐常相伴,健康永相随!

江城子·密州出猎

由 古诗词网 2025-10-04 10:09:56
江神子·猎词
苏轼
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聊:姑且,暂且。狂:狂妄。
左牵黄:左手牵着黄犬。
右擎苍:右臂托起苍鹰。
锦帽:锦蒙帽。貂裘:貂鼠裘。锦帽貂裘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jì)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从骑之多。卷,席卷。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为报:为了报答。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宋代称知州。
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酒酣胸胆尚开张:酒意正浓,胸怀开阔,胆气豪壮。尚,更。一说还,尚且。
鬓微霜:鬓发略微有些发白。霜,白的意思。
持节:带着皇帝的符节命令。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云中:秦汉时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冯唐:汉文帝时人。他曾向汉文帝陈说云中太守魏尚征战有功,不应当为一点小差错(报功时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符)就治魏尚的罪,而应免罪赏功。汉文帝采纳了冯唐的意见,并派他到云中郡去赦免魏尚的罪,仍然让魏尚担任云中郡太守,还把冯唐升任为车骑都尉。事见《史记·冯唐列传》。苏轼此时任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会:应当。挽:拉。雕弓:弓臂上雕镂花纹的弓。一说指星官,即天弓“弧矢”星,就是对付“天狼”的。《史记·天官书》:“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怀远,又主备盗贼之知奸邪者。”《晋书·天文志》:“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又:“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满月:形容弓弦拉开时形状像圆月一样。
西北望:天狼星在弧矢星的西北面。
天狼:星名,亦名犬星,在南天,象征侵掠。《史记·天官书》载:“狼比地有犬星,曰南极老人。”这里代指辽和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锦缎做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就像三国孙权一样。

我痛饮美酒,心胸仍然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一样。我将使劲力气把雕弓拉得像满月形状,朝着西北方瞄望,射向侵略者军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政治处境不好。密州大旱,苏轼率随从到常山祈雨,归途射猎习武于黄茅冈,激发了作者少年时期就有的立志报国的豪情,而创作了此词。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对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句的理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轼在这里是以天象入词,指北兵入侵之时,自己虽不能临阵退敌,仍不失慷慨意气。

此作囊括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韵调铿锵,场面热烈,情豪志壮,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此词把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刚强壮武的英雄气。这是苏轼对温(庭筠)柳(永)为代表的传统词风的挑战,他以“揽辔澄清”之志,写慷慨豪雄之词,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范围,使词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凡是可以写诗的内容,无一不可以入词。词至东坡,其体始尊,从此词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逐渐得了确认。从这个角度看,东坡这首《江城子》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1.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332-333
2.夏 华等编译.东坡集.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20.22-24
3.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24
4.孙叶丽.《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1(6):92
5.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73-474
6.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88-689
7.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204
8.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688

  • 上一条: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下一条: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更多>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词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