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每天醒来,都有新的希望和力量,迎接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冉冉孤生竹

由 古诗词网 2025-10-24 14:07:52
无名氏
两汉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1.冉冉:柔弱下垂貌。孤生竹:犹言野生竹。孤,独。
2.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阿(ē):山的凹曲处,山坳。
3.为新婚:刚出嫁婚娶。
4.菟丝:一作“兔丝”,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女子自比。女萝:一说即“松萝”,缘松而生的地衣类植物,以比男子。
5.生有时: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壮即有衰老。
6.会:相会,同居。宜:犹言适当的时间。
7.悠悠:遥远貌。山陂(bēi):泛指山和水。吕向注:“陂,水也。”
8.轩车:有帷幕作屏蔽的车。这里指迎娶的车。
9.蕙兰花:女子自比。蕙、兰是两种同类香草。
10.含英:指花朵初开而未尽发。含,没有完全发舒。英,花瓣。扬光辉:形容容光焕发。
11.萎:枯萎,凋谢。
12.亮:同“谅”,料想。一说诚,信,的确。执高节:即守节情不移的意思。
13.贱妾:女子自称。

我就像柔弱的翠竹,孤独地生长在大山凹。
自从与你结为夫妻,就好像菟丝和女萝相互缠绕。
菟丝和女萝都有生机旺盛的时候,夫妻同处也要珍惜年轻之时共度良宵。
我们远距千里而结成婚姻多么不容易,可是婚后不久却又被无数的山坡分隔千里迢迢。
想念你使我日渐衰老,你的车驾为什么迟迟还不来到?
我自伤如同那蕙草兰花,此时正是含苞欲放光辉普照。
如果过时而不采摘,就会随着秋草一同萎谢枯焦。
但我相信你对情爱定会坚守不渝,我也只好耐心等待除此之外做什么都是徒劳。

《冉冉孤生竹》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冉冉孤生竹》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考证。有人认为此诗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女子自寓柔弱。竹结根之处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风,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菟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菟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清方廷珪《文选集成》说,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时”。“为新婚”可能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这还是以“菟丝”自喻,既然菟丝之生有一定的时间,则夫妇之会亦当及时。言外之意是说既然订婚,就及时结合,不要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从女子的心境,可以感受到诗人珍惜时光的思想,珍惜美好人生的情感的态度。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的结婚或非易事。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的六句都是比,这四句改用赋,意尽旨远,比以上六句更见性情。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女子以蕙和兰两种香草自喻,把现时的自已比作为娇艳的含苞待放的花朵,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错过时候,娇艳美丽的蕙兰花就将像秋草一样枯黄凋萎。这是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此两句意思相近。

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则不必怨伤。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其次,心理描写,情感丰富;再次,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第四,结尾反问,增强效果。

1.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292-294
2.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3.李炳海.《古诗十九首》写作年代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1):70-76
4.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4-145

  • 上一条:明月皎夜光
  • 下一条:迢迢牵牛星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寄赠
寒食节
寓言
小说
山水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