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文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如愿遇到生命中的缘分,不早也不晚,不急也不缓!

阁夜

由 古诗词网 2025-11-02 14:21:51
杜甫
唐代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阁:西阁,杜甫在夔州的寓所。
2.阴阳:日月。短景:冬季夜长日短,所以叫短景。景,日光。
3.天涯:指夔州,是相对于京城长安来说的。霁(jì):雨后天晴。这里指霜雪停止,天气晴朗。寒宵:寒夜。
4.“五更”句:唐代军事制度,行军在外,日出、日入之时,都要击鼓、吹角。鼓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角十二声为一叠。每次要三鼓三角。五更,古代把一夜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更次,五更是临近天亮时,相当于现代的三时至五时。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发令的鼓和号角。这里指军中的鼓声和号角声。
5.三峡: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间长江两岸重崖叠嶂,其中最险处称三峡,据《太平寰宇记》“夔州”的记载,当指西峡、巫峡、归峡。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夔州东临三峡。星河:天河,银河。影动摇:语意双关,《汉书·五行志》载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天星尽摇,不久战伐不已。
6.野哭:哭于郊野,古人哀悼死者的一种方式。千家:形容人家之多。一作“几家”,多少人家,是反问语气。闻战伐:听到战乱的消息。战伐,战争。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十月,成都尹郭英乂被兵马使崔旰攻杀。邛州、泸州、剑南三牙将柏茂琳、杨子琳、李昌夔起兵讨崔,蜀中大战连年。又,当时吐蕃频犯蜀中,杜甫在同年秋所作的《黄草》诗说:“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松州在今四川松潘,是西屏吐蕃的要冲。
7.夷歌:少数民族的歌。夷,指五溪蛮等居住在夔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数处:几处。一作“是处”。起渔樵:起于渔人樵夫之中。
8.卧龙:指诸葛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王莽新朝末年,汉宗室刘玄复汉,年号更始。公孙述也凭借蜀地险要,起兵割据,称白帝。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夔州有诸葛亮、公孙述二人的祠庙。终黄土:终竟死去而埋入黄土之中。黄土,喻死亡。
9.人事:人世间之事。音书:音信。一作“依依”。漫寂寥:任它寂寞无闻。漫,任随。寂寥,沉寂稀少。

到了年末的寒冬,白天的日子越来越短了,在这霜雪消散的寒宵中我浪迹天涯。
五更时听到了战鼓与号角悲壮的声音,倒映在三峡水波中的银河星辰正随波动摇。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恸哭声响彻了四野,很多地方的渔人和樵夫唱起了夷人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最终都成了一抔黄土,因人事变迁而使书信断绝,任我过着寂寞凄苦、百无聊赖的生活。

此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冬离蜀寓居夔州(治今重庆奉节)西阁时所作,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西边的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去世,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夔州地处峡中,山水险峻,且有许多古人争雄的遗迹。严冬的夜里,诗人在阁中遥望,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诗。

题目“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诗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夔州确是荒僻的山城,诗人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自然“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首联总揽阁中所见夔州冬夜萧森景色,也点明了节令和地点,写出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感慨。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个“催”字颇为灵动,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独伤老大之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这一联总写由昼及昏,从暮到夜景色的变化,造成了笼罩全篇的动荡萧森气氛。

颔联承上继续写景,由总写具体到截面,时间也由夜中到了五更。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大江流动群星,与诗人流落的身世何等相似。诗人笔下的景色是饱含丰富感情的艺术形象,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情思。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出句重在写“声”,重在写听觉,对句重在写“色”,重在写视觉。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宏,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虽然仍写拂晓前所闻,然而承中有转,笔锋指向了夔州四野的人事。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可见死者之多,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止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出句和对句都是写听觉,仔细品味可以推测出句写近处,对句写远处。由此种种声音,衬托出诗人心绪不宁。

尾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由眼前的人事引出无限感慨,以浩叹结出诗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西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上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其二》)一世之雄,如今却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音书”,词意平列。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忧愤感伤的情绪。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自己眼前这点寂寥孤独,算不得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笼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全诗在身世之感中,织入了对国家、人民、时代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兴废的深沉思考,具有深厚的内容和广阔的时空感,这种精深的立意正是杜甫的超胜处。

1.(清)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 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565.
2.程千帆,沈祖棻选注. 古诗今选.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9:399-400.
3.赵昌平解;(清)蘅塘退士编. 唐诗三百首全解 典藏版 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516-518.
4.霍松林著.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179.
5.莫砺锋,童强撰. 杜甫诗选.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316.
6.(清)蘅塘退士编. 唐诗三百首 全新修订版.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59-60.
7.周啸天主编. 唐诗鉴赏辞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2:792-793.
8.俞平伯,萧涤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写. 唐诗鉴赏辞典 2.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7:460, 633-634.

  • 上一条:积雨辋川庄作
  • 下一条: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猜你喜欢

送李端
放言五首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湖心亭看雪
利州南渡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五言绝句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告诫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思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