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人,大约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