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鄙人,指唐代西北边境地区的作者,因创作五言民歌《哥舒歌》留名,姓名无考。该诗收录于《全唐诗》,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起兴,通过侧面描写展现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戍边卫国的形象,反映吐蕃“不敢过临洮”的威慑效果,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哥舒歌》原型为唐代民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后经文人改编为五言律诗体,现有版本符合诗词格律规范。诗中“窥牧马”代指吐蕃侵扰活动,临洮即今甘肃临潭,哥舒翰驻守后成为吐蕃南下的军事屏障。该诗署名沿用“西鄙人”称谓,体现其集体创作属性,保留民歌自然流畅的特点和雄浑粗犷的风格。玄宗天宝年间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期间多次击退吐蕃,当地民众遂传唱此歌以赞其功绩。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