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勇敢追梦,不断超越自我。

鸿鹄歌

由 古诗词网 2025-08-28 17:52:12
刘邦
两汉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鸿鹄(hú):即鹄,俗称天鹅。因其善高飞,常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举:振翅高飞。
翮(hé):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就:成,丰满。
矰(zēng)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矰,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
安:怎么。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鸿鹄歌》作于刘邦晚年。刘邦晚年欲换太子,却由于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出山协助太子刘盈而无法遂愿,于是作此诗劝慰戚夫人。
据《汉书·外戚传》云,汉高祖刘邦因为嫌吕雉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性格不像他自己,因此常想废掉他而立其爱妾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他认为如意的性格很与自己相似。戚夫人常常跟从高祖左右,也想让高祖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日夜啼泣求告。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但因吕雉为人刚毅,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实现。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唱《鸿鹄歌》。此诗原本是做楚歌歌词用的,是戚夫人跳舞时的伴歌。《史记·留侯世家》也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刘盈。确立刘盈为太子,是刘邦刚称帝时的事。刘邦后来发现,刘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他很喜欢赵王刘如意,觉得刘如意很像他。但是,刘盈是“嫡出”,吕雉所生。刘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废嫡立庶,是件大事;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原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时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大臣的意见。但是,大臣中多数是刘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刘邦不要免去刘盈的太子地位。刘邦看到大臣们拥戴刘盈,认为他像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刘盈,刘邦仍被假像蒙蔽着。吕稚知道刘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大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刘盈去巴结当时的四大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四皓”曾拒绝过刘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刘盈同车四游,使刘邦误以为刘盈有才能,孚众望。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刘邦病重以后,自知大限不远,曾又一次和大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大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刘盈极口称赞,使刘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时,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刘邦宽慰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鸿鹄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

在这首诗中,刘邦用鸿鹄来比喻已经羽翼丰满、无法置换的太子刘盈,并能说出一旦鸿鹄高飞便能“一举千里”“横绝四海”,这与《庄子·逍遥游》中所描写的神鸟大鹏的形象是极相类似的。《史记·陈涉世家》曰:“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这里,燕雀不知鸿鹄的志向与庄子笔下的学鸠嘲笑大鹏的高飞是如出一辙的。对此,唐司马贞索引曰:“(战国时)尸子云‘鸿鹄之鷇,羽翼未合,而有四海之心’是也。”索引按曰:“鸿鹄是一鸟,若凤皇然,非谓鸿雁与黄鹄也。”《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1.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459
2.吕晴飞 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3-4
3.王荣华.九万里风鹏正举——对刘邦《大风歌》的新解[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30-31
4.李春祥 等.乐府诗鉴赏辞典.郑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0.104
5.余英华 吕海龙.《鸿鹄歌》小析[J].名作欣赏,2017(03):112-113
6.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586

  • 上一条:咏柳
  • 下一条:七夕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寄赠
寒食节
寓言
小说
山水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