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呈:恭敬地送给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烟:此字亦有版本作“花”字。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一说洛阳)。
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
即:已经。
凭:这里作“请”讲。
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其一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其二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的创作地点,一般认为是京师长安,其中天街指朱雀大街(即“天门街”),江即曲江。这种理解也与韩愈长庆三年(823年)任吏部侍郎的背景,及诗中说自己“官忙身老大”的信息相合。也有出版物称其中的“皇都”指东都洛阳,并称其中的天街是指定鼎门大街(亦称“天街”),但一般仅着眼于两首中的第一首,并未对本诗的创作时间以及第二首中的“官忙身老大”“江头”等信息点给出其他合理解释。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此前,韩愈在国子祭酒任上,曾有《荐张籍状》请求授张籍为国子监博士;他与张籍唱和颇多,如《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咏雪赠张籍》等等。根据方世举系年,与本诗同年尚有《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第一首诗中,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首写景,第二首则注重抒情。后一首也是极力写“早”字。诗以江边春天的柳色映衬官身之路。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之后,忙里偷闲地游一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乐。此时此刻,贵在童心未泯,贵在能于常物之中发现其丰富蕴涵。
1.汤贵仁 选注.韩愈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190
2.孙昌武 撰.韩愈诗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189-190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729-730
4.陈伯海 主编.唐诗汇评 增订本 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2644
5.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405
6.许彦来编著. 二十四节气知识.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1.58
7.童承基,费蔚编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08.90-92
8.《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卷三三三)(1439页):天街:长安宫城承天门有南北大街,称天门街。承天门大街和朱雀大街是一条街道,为京城长安城的中轴线,另外,韩愈的其他诗词中也出现有天街一词,注释为京师的街道,《旧唐书地理志一》:明确定义京师为长安。
9.上海古籍出版社《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九):天街乃长安街,唐时长安城朱雀大街称天门街,简称天街。
10.方世举著;郝润华,丁俊丽整理.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661—662,634,640
11.许彦来编著. 二十四节气知识.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1.58
12.童承基,费蔚编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08.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