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脑筋急转弯
  • 古诗词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像太阳一样温暖明媚。

竹石

由 zhoujunhui | 2025年09月10日 12:28:16
题竹石、题画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扎根于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咬紧,指扎根于山石之中。
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紧紧依傍着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深深扎进岩石的缝隙之中。
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

题画诗滥觞于六朝,成熟于唐,勃兴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发展,尤其至清代达到繁盛,各体兼备,数量浩繁。在清政府统治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艺术的小天地中,挥毫弄墨,抒发胸臆。于是,自然山水、花鸟野趣,往往成为文人、画家遣兴娱怀、托物言志的对象,大多数清代文人或画家都有题画诗。这首诗是郑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落款内容与时间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异。“破岩”时为“乱岩”“乱崖”“破崖”,“万击”又作“万折”,“坚劲”又为“坚净”,“东西南北风”曾为“东南西北风”“颠狂四面风”。可见他对此诗非常喜爱,常应邀作画题诗赠友,旨在表情达意、借物抒怀,因而时时随兴而为、挥写自如。

这首诗为题咏竹石图之作。郑燮画竹,不但神理俱足,画出竹的各种自然风采,而且常通过题诗赋予竹以人的刚毅风骨和高尚节操,从而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此诗侧重写竹,兼及于石,借歌颂竹子耐风寒和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寄托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用拟人手法形容竹子的扎根于散乱、破碎的岩石之中,不怕土薄石坚,基础不牢,却像锋牙利齿一般,一旦咬定就不放松。“咬定”写其坚定不移的形态,“立根”言其本性孤高而不随俗,可见其扎根之深且稳。“原”字有推其根源之意,正因为此竹“立根原在破岩中”,以青山为家,才生长得更为坚劲挺拔。这就生动地刻画出了竹子坚劲、顽强的性格。第二句既为第一句作了解释,又为后两句张本。有了前两句的铺垫,自然地引出了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字有仍然之意,又有反而之意。意思是说,任你四面八方的狂风暴雨,一年四季的霜打雪冻,千般磨折,万般打击,它反而更苍劲挺拔,坚韧不移,顽强不屈。这就进一步描绘了竹子无视环境压力的豪放气概。这既是竹子的天赋禀性,也是诗人所憧憬和所追求的。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诗人在赞美竹子的坚定顽强中,隐寓出自身的刚劲风骨。

竹与梅、兰、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它的身上具有许多美好品德,主要是指凌云冲霄的进取精神,虚心善待的谦逊态度,并兼备梅、兰、菊的“清高”“幽洁”“隐逸”等高风亮节。此诗着重写竹子的“坚劲”,赋之以又一种美德。由此可见,郑燮对于竹,是尤其看重和推崇其坚劲一面的。诗人之所以如此推崇竹子的“坚劲”,恐怕同他个人的性格有关。他生性正直倔强,同情劳动人民,不怕达官权贵。早年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他就曾在一幅送给山东巡抚的竹画上题过这样四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反映出关心民生疾苦,愿意为老百姓做些好事的进步思想。任职期间,遇到灾荒年头,他为民请命,力争赈济,所请不获允,便毅然拂袖而归。晚年他寄居扬州,生计艰难,靠写字作画,糊口谋生。因此,竹子的“坚劲”其实也是他倔强不屈的坚劲性格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晓畅,但它的意义却深刻宏远。诗人运用正面描写和反衬的手法,正面描写竹子的刚健挺拔,反衬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写竹子“坚劲”,也就是写人的坚韧劲拔。诗中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于“破岩”,经得起“千磨万击”,受得住四面狂风,即象征着一个人不怕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和排挤打击。全诗通过咏竹,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强者的形象,像是信笔挥洒,而又铿锵有力,形象鲜明,诗风洒脱,颇有豪放余味。

1.刘锬编著. 咏花古诗欣赏.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236.
2.(清)郑板桥著. 郑板桥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68.
3.丁国祥主编. 新编大学语文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280-281.
4.张庆生,刘守昌,杨俊灵主编. 古诗词选读.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7:88.
5.张国军,王红岩主编. 国学经典·诗词卷.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242.
6.周啸天主编. 古诗词鉴赏.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8:686.
7.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第1版 清、近代.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8:1259, 1262.
8.周啸天主编. 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1:1317-1319.
9.田军,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1042-1043.
10.李定广评注.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 下.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20:297.
11.蔡义江选注. 绝句三百首.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303-304.
12.余建忠著. 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434-435.

借物喻人
咏物
咏竹
小学古诗
赞美
题画
  • 上一条:画
  • 下一条:暮江吟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