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日出错过,可以再等待;美景错过,可以再来;流星错过,可以期待;朋友错过,只有无奈;愿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山中杂诗

由 古诗词网 2025-09-25 11:19:45
吴均
南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际:山边,山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云从窗里出: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山天相接之处萦绕阵阵云烟,透过竹林缝隙看夕阳要落山。
屋檐上鸟儿欢快地飞来飞去,飘动的云朵在窗口悠然闪现。

吴均早年隐居故鄣(今浙江安吉西北),此诗当作于其时。作者隐居山村,环境幽静,心情闲适,有感而创作了这《山中杂诗》。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竹丛后渐渐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句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句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不显得单调。

1.张永健 王芝.中外名诗三百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14-15
2.王运熙.历代诗歌浅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5
3.王 爽.中国好诗词1000首(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22.153
4.郭预衡 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0.369
5.杨 明.汉唐文学研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99-300
6.雷意群 等.经典古诗文选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22.33
7.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591

  • 上一条:暑旱苦热
  • 下一条:江村晚眺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更多>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词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