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的生活如诗如画,每一刻都充满了爱与温暖。

陈情上韦令公

由 古诗词网 2025-09-30 15:59:00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薛涛
唐代

其一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其二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韦令公:韦皋,字城武,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贞元元年,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因边功,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隋唐以来,凡任中书令者,习称为令公。
陇头儿:在蜀(四川)陇(甘肃)交界处守边的战士。
黠(xiá)虏:狡猾的敌人,指吐蕃。贞元初,吐蕃强大,不断侵扰蜀、陇等地。
直北愁:吐蕃当时已据青海、甘肃一带,正当四川北部,故称“直北愁”。
松州:今四川松番县。 

其一
曾经听说边城生活苦,今天到这里才亲身得知。
我羞愧于吟唱这门下曲,面对那戍守边城的将士。
其二
可恨吐蕃狂虏还违抗君命,烽烟四起北侵内地令人忧愁。
却让我遭到严厉的责罚,我满心畏惧不敢到贬所松州。

薛涛十六岁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因其诗才召她侍酒赋诗,参与幕府宴饮游玩生活,于是薛涛入乐籍,得韦宠爱。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给薛涛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但她收下之后全部上交给了韦皋。这件事还是闹出了声音,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薛涛发配松州,以示惩罚。 [12]薛涛有机会了解边塞征戍战士的生活,有所感,写了这两首诗给韦皋。

第一首诗言因为诗人自己亲自到了边塞,才知道了这里的生活之苦。女诗人同情那些征戍战士,想唱支曲子以表慰问,但是不好意思把过去酒席宴上的曲子唱给这些战士们。这就委婉地把将帅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和士卒艰辛的生活做了个对比,对比中带着对边帅奢糜生活的讥讽,也带有对士卒们的深厚同情。这首诗,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自己感情的变化:由“闻说”到“始知”,真正了解了战士的疾苦;由“唱”到“羞唱”门下曲,真正认识到统治者花天酒地的腐败。作为一个被罚歌妓,这些认识不仅深刻,而且其大胆表达的勇气也令人佩服。

第二首诗说边塞的吐蕃屡次违命,制造事端,入侵唐朝,北方报警的烽烟传来,真令人发愁。然而带兵镇守边塞的节度使不发怒,不对付,却对一个弱女子的小小过失,大发雷霆,严厉制裁,罚赴边地。主帅不敢去松州,诗人也不敢去那敌人逞凶的松州。诗歌把边帅对符入侵敌人和对待弱女子的态度做了对比,写出边帅对敌人的软弱无能和对弱女子的滥施淫威,对比鲜明,揭露深刻,嘲讽尖锐,表现了诗人不凡的气度和胆量。

全诗紧密结合诗人的身世遭遇,运用对比,自然而有力。第一首就己而言,从时间的发展上写出经历变化所带来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第二首就韦皋而言,从态度的不同上写出韦皋的怯敌严人。前首表现了羞愧之情,写得实在,后首表明了谴责之情,写得严正。

1.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 全唐诗 第15册.黄山书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5881页
2.刘引,孙安邦,潘慎编著.历代名妓诗词曲三百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0.第20页
3.李淼主编.历代天才少年诗三百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09月第1版.第152-153页
4.吴湛莹编著.唐代名媛诗译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05月第1版.第49-50页
5.郑光仪主编.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06.第566页

  • 上一条: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 下一条:秋风引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更多>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词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