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拥有无尽的勇气和信念,去追求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梦想。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由 古诗词网 2025-10-25 17:07:29
韦应物
唐代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1.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位于今江苏扬州江都南,是唐代的南北交通要道。元大:未详何人。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校书:官职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2.凄凄:形容哀伤的样子。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3.泛泛:形容船行漂浮的样子。
4.归棹(zhào):归去的船。棹,船桨,此处指从扬子津出发北归洛阳的船。洛阳人:诗人自指。
5.“残钟”句:意谓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6.今朝(zhāo):现在,今天。此:此处。为别:作别。
7.还:再。
8.世事:世上的事。
9.沿洄(huí):顺境与逆境。沿,顺流而下。洄,逆流而上。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凄然地辞别了好朋友,驶向烟雾弥漫的江中。
在乘船返回洛阳之际,传来广陵树间的钟声。
此时我们在扬州惜别,不知何处才能再相逢?
世间事如同波上行舟,无论顺流逆流怎能停?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韦应物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途中,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这是诗人在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诗歌。其中“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感情非常强烈,这首诗也因这十个字而著名。

此诗首联“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诗人自述怀着离别有人,内心充满“凄凄”的别情。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其中“泛泛”二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一颗惆怅若失的心就如同漂浮在烟雾笼罩的水面上的客船,景物不自觉地染上了诗人的情。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体现出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其中“残钟”写声,“广陵树”写行,钟声越来越细,树影越来越小,诗人离广陵、离友人越来越远了,友人留在钟声袅袅的烟树背后。世人的离别之情背景物全然引出。“残钟广陵树”五个字能够表现出诗人与元大离情别绪的特殊感情,是和上文一路逼拢过来的诗情分不开的。这便是客观的形象受到感情的色彩照射后产生的特殊效果。接着“今朝此为别”四句抒发感慨。诗人一方面是申述朋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是自开自解:世事本来就不能由个人作主,正如波浪中的船,随波逐流,不能自已。这样既是开解自己,又是安慰朋友。在这平平淡淡的抒情中,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饱含着诗人浓浓的情感,深深的思考。

整首诗的笔调都是含蓄的,诗人有意遮掩自己过分哀伤的情感,表面平淡,内涵深厚。韦应物就是擅长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5
2.唐婷婷.韦应物:无事风尘独不归.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2.33-34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6-257
4.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80-681

  • 上一条: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下一条:寄全椒山中道士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寄赠
寒食节
寓言
小说
山水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