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文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寄一份诚挚的祝福,带给你无限希望,愿未来岁月幸福温馨!

赠孟浩然

由 古诗词网 2025-10-30 13:21:21
李白
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孟浩然:唐代诗人,名浩,字浩然,以字行。作者的友人。
2.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
3.风流:儒雅潇洒的风度。《三国志·蜀书·刘琰传》:“(刘备)以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
4.“红颜”句:在青壮年时就绝意仕宦。《新唐书·孟浩然传》:“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大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红颜,红润的脸色,指青壮年时代。轩冕,古时公卿大夫的车子和礼帽,后用以代指官位爵禄。
5.白首:白头,指孟浩然晚年的时候。卧松云:指隐居山林。
6.醉月:月夜醉酒。中圣:犹中酒。《三国志·魏书·徐邈传》记载,汉末曹操主政,禁酒甚严。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为贤人。尚书郎徐邈私自饮酒,对人说是“中圣人”。后遂以“中圣人”或“中圣”称酒醉。中,动词,本应读去声,但此处需读平声才合律。
7.迷花:迷恋丘壑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8.“高山”句: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以仰望高山喻己对孟浩然的景仰。
9.徒:只能。一作“从”。揖:拱手为礼,表示致敬。清芬:喻高洁的德行。

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黄宝华认为,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郁贤皓认为,此诗当为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赠孟浩然》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风流”指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间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孟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孟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法灵活,摇曳生姿,将孟浩然的高洁形象描绘得非常充分,同时也深蕴着诗人的敬爱之情。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结尾两句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作者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95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24-325
3.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97-99
4.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79-280

  • 上一条:题大庾岭北驿
  • 下一条:送友人

猜你喜欢

酬刘柴桑
送梓州李使君
酬张少府
酬郭给事
赠孟浩然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寄赠
寒食节
寓言
小说
山水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