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文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愿你如愿遇到生命中的缘分,不早也不晚,不急也不缓!

闺怨

由 古诗词网 2025-11-04 11:38:59
王昌龄
唐代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中“不知”作“不曾”。
3.凝妆:盛妆。
4.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5.陌头:路边。
6.柳:谐音“留”,寓有留恋之意,触动离别之愁。
7.悔教:后悔让。
8.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闺阁中的少妇不知愁是什么滋味;
春光中浓妆艳抹,独自登上翠楼。
忽然望见路边的杨柳吐青色,
悔不该叫夫君为求功名征战边关。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写就的。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在此年前后曾去过西北边陲,此诗大约作于其时。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知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知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知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知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貌。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1.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 第2卷 唐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01.第181-183页
2.王宗康;薛佩生.经典古诗五百首 上.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07.第42页
3.(清)蘅塘退士编选;张忠纲评注.唐诗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1998.04.第422-423页
4.(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08.第343-344页
5.尚永亮本书主编.唐诗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第510-511页
6.(清)蘅塘退士选;金性尧注;金文男辑评.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6.第345-346页
7.(清)蘅塘退士编著.唐诗三百首诠解.万卷出版公司.2018.07.第290-291页
8.(清)蘅塘居士编选.唐诗三百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03.第337页
9.萧涤非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09.第128-129页

  • 上一条:桃花溪
  • 下一条:春宫曲

猜你喜欢

长干行二首
春思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青青河畔草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五言绝句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告诫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思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