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约846—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身寒微,早得诗名,然屡试不第。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入后梁,得后梁太祖(朱温)赏识,于开平元年(907年)授翰林学士,迁主客员外郎,五日便卒。其诗多讽时刺世之作,时人赞其诗多“壮言大语”,能使“贪夫廉,邪臣正”。在艺术上,杜荀鹤专攻近体,尤长七律,不重辞藻,善用白描手法,诗风质朴自然,明快有力,后人称之为“杜荀鹤体”。曾自编《唐风集》三卷,录诗三百余首。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