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我曾经想陪着你一辈子,如今只愿有一个你爱的人来陪你,我知道我不配。再见了,我的爱!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由 古诗词网 2025-10-02 17:15:26
韩愈
唐代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张功曹:张署,与韩愈同因上《状》被贬岭南,同待命郴州,同为江陵曹掾,又同携行赴任。
纤云:一丝丝的云。四卷(juǎn):向四处卷去。天无河:月光极明亮,使银河的光也显示不出来了。
月舒波:月亮放出金色的光辉。古人常以金波形容月光。
沙平水息:江边沙地平坦江水平静。此句写深夜之境,突出一个“静”字。
一杯:举起一杯酒。相属:相邀。君:指张署。当歌:应当吟诗。以上写中秋之夜。
“君歌”句:指张署歌辞酸楚苦涩,此句道出张署内心蕴积。
听终:听完。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东北部。《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岳州治马陵县,洞庭湖在县西一里五十步。周回二百六十里。湖口有一洲,名曹公洲。”连天:水天相接极言洞庭湖文阔无边。九疑:九疑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道州延唐县,九疑山,在县南一百里。舜所葬也。九山相似,行者疑惑,故为名。舜庙在山下。”
蛟龙:即蛟。以其形似传说中的龙,故称蛟龙。猩:猩猩,猿猴类。鼯(wú):大飞鼠,生活在南方山林。号(háo):大声号叫。
十生九死:即九死一生。官所:任官的地方,指张署贬所临武。
幽居:潜居之地。
下床畏蛇:南方多蛇,下床怕咬。食畏药:吃东西怕中毒。
湿蛰:在潮湿泥土里孵育出的虫蚁。此谓南方潮湿。
昨者:八月十四日。
嗣皇:继承皇位的皇帝,此指宪宗李纯;作顺宗李诵者误。继圣:继承先皇圣德。登夔(kuí)皋:选用贤臣。夔、皋:舜时贤臣。
赦书:皇帝发布的大赦令。
大辟:死刑。
迁者:被贬谪的。流者:被判刑流放的。
涤瑕荡垢:清洗污秽。朝清班:即清朝班。此句意谓:把朝廷上的坏人清理干净。
州家:郴州刺史李伯康。申名:上报应赦名册。使家:湖南观察使杨凭,职管州县。抑:压制。此一句句中顿挫。
坎坷:道路崎岖不平貌。
判司:州府佐史自司功以下,皆称判司。卑官:地位低下的小官。不堪说:不值得一说。捶楚:鞭答杖打。《隋书·高祖纪》:“(开皇十七年)三月景辰诏曰:……诸司论属官,若有愆犯,听于律外斟酌决杖。”唐沿隋制:参军一类小官稍有不慎即受鞭杖。
尘埃间:伏地受刑。
同时辈流:同时被贬谪流放的人。上道:踏上回京城的路。
天路:比喻上朝廷。幽险:昏暗险恶。二句言回朝无路的苦闷,此转尤胜。以上代张署歌辞:贬谪之苦,判司之移,均由张署歌辞中表出,此乃避实就虚之法。
“君歌”句:翟翚《声调谱拾遗》:“即用起处原韵,歌字韵复。复韵古人多有之。”
殊科:不一样,不同类。
多:谓月光之多也。指今天,即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圆最亮。
人生由命:人生中的显达与遭遇都是由天命决定。谓不必归怨使家。
奈明何:意谓月亮这么明,不痛饮几杯怎么对得起这美好的明月呢?以上韩公歌辞。收应起,笔力转换,高明雄秀,情韵兼美。

薄云四处飘散还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放清波。
沙滩里水平波息声影消失,斟杯美酒相劝请你唱支歌。
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
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九死一生到达这被贬官所,默默地幽居远地好像潜逃。
下床怕蛇咬吃饭又怕毒药,潮气与毒气相杂到处腥臊。
昨日州衙前忽然擂动大鼓,新皇继位要举用夔和皋陶。
大赦文书一日万里传四方,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被贬谪的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剪除朝中奸佞。
刺史提名赦免观察使扣压,命运坎坷只能够迁调荒漠。
判司原本是小官不堪一提,未免跪地挨打有苦向谁说。
一起被贬谪的大都已回京,进身朝廷之路比登天难攀。
你的歌声暂且停止听我唱,我的歌声和你绝不是同科。
一年的明月今夜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归怨其他,
有酒不饮怎对得天上明月?

这篇七古,唐永贞元年(805)中秋写于郴州,题中的张功曹,即张署。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与张署皆任监察御史,曾因天旱向唐德宗进言,极论宫市之弊,韩被贬为阳山(广东阳山)县令,张被贬为临武(湖南临武)县令。贞元廿一年(805)正月,顺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宪宗又即位,又大赦天下。两次大赦由于有人从中作梗,他们均未能调回京都,只改官江陵。知道改官的消息后,韩愈便借中秋月圆之夜,写下这首诗,并赠给遭遇相同的张署。

这首诗以近散文化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互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

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浇诗人胸中之块垒。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不禁举杯痛饮,慷慨悲歌。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革政治的才干。贞元十九年(803)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

诗的开头在描写月夜环境之后,用“一杯相属君当歌”一转,引出了张署的悲歌,是全诗的主要部分。诗人先写自己对张署“歌”的感受:说它声音酸楚,言辞悲苦,因而“不能听终泪如雨”,和盘托出二人心境相同,感动极深。

张署的歌,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僻,风波险恶。好不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非常小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令人受不了。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真实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转,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诗人心情的欢愉。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写到这里,诗情又一转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捶楚”的地步。面对这种境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的。

以上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心中的郁职,写得形象具体,笔墨酣畅。诗人既已借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不用再浪费笔墨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议论。仅写了三句:一是写此夜月色最好,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二是写命运在天;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韩愈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由命非由他”,寄寓深沉的感慨,表面上归之于命,实际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如镜,悬在碧空蓝天,不开怀痛饮,就是辜负这美好的月色。再说,借酒浇愁,还可以暂时忘却心头的烦恼。于是情绪由悲伤转向旷达。然而这不过是故作旷达而已。寥寥数语,似淡实浓,言近旨远,在欲说还休的背后,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深意。从感情上说,由贬谪的悲伤到大赦的喜悦,又由喜悦坠入迁移“荆蛮”的怨愤,最后在无可奈何中故做旷达。抑扬开阖,转折变化,章法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洒和明月先后照应,轻灵简炼,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苍凉。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36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6-307
3.卞孝萱 张清华.韩愈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09-112
4.汤贵仁.韩愈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4-47
5.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08-309
6.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86-787
7.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5

  • 上一条:秋夜曲
  • 下一条:出师表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更多>

分类

以古喻今
写山
哀愁
忧民
悲壮
明志
讽刺
豪放
写景
写雨
写雪
春天
夏天
秋天
秋思
冬天
春节
思念
思乡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食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词
更多>
关注知乐知微信公众号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