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寰瀛(huán yíng):天下;全世界。晋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九霄:中国的一种传统说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表示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秋澄:谓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晶英:耀人的光芒。
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系貌也。”
玉京:原指天外仙境,这里指月亮。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这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刘禹锡的中秋赏月之作,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历来此类型的诗作颇多,其中以这一主题突出思乡、悲秋之叹的又格外常见。但刘禹锡自身个性相对倔强,而且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所以在他的玩月诗中表现更多的是开朗、感悟之意。事实上,刘禹锡向来的诗风都极为独特,他一生为官虽遭打击不断,却完全没有哀叹感伤,反而有着越挫越勇的昂扬感,而他对自己的诗风也非常淡泊,在《谒柱山会禅师》中便这样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可见,刘禹锡之作多为感慨之语,其风格是与性格相联系的。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一诗开篇将圆月赫然推出,“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这便无意之中将其道家思想给显露了出来,认为月为天地之精华,其圆洁之质可清洗纷繁人间之乱象,所以他才会说上天要用今晚这样如水般明亮干净的月色来清洗整个人间,这种感悟可把一个深受打击、平生不得志之士内心的反抗与愤懑表达出来。后面,诗人才真正开始着笔于月色的描写:当夏之暑气退尽,天地之间顿时清净如初,湖映清澄之色,万景清丽开阔。而在这样的秋色之中,繁星点点,但它们的光彩却远远不及月之清明,天地之间所闪耀的皆为月之光华。这是对月之明光的颂扬,使人掩卷便可感月之清华,可谓虽不提月字却月满脑海,不及细思已经让人心荡神摇了。
而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说“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这便是以人生之感悟作结的手法了:诗人一生受道家影响,其心性之中独有脱俗之气,加之一生不断变化的现实经历,都足以让他感受到:人间才是经常千变万化的,而天上之月却始终如此恒久从容。诗人曾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在此不难看出他神往超然、不同于俗的内质来。诗篇以此为结,又不堆砌过度,从而与月之清华的唯美超脱相呼应,可谓别具匠心。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90
2.陆 坚主编.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13-14
3.琬 如.飞花令·每天一首好诗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64-165
4.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42-243
5.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160
6.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6
- 上一条: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下一条: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