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导航

  • 首页
  • 谜语
  • 笑话
  • 古诗词文
  • 脑筋急转弯
  • 歇后语
  • 小知识
  • 绕口令
  • 祝福语
  • 我的收藏 (opens in new tab)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你勇敢追梦,不畏挑战,最终达成心中所愿!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由 古诗词网 2025-11-01 11:14:16
除夜有怀、除夕书怀、除夜
崔涂
唐代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1.除夜:除夕,即阴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
2.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汉末益州牧刘璋设此三郡,故有“三巴”之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后亦多泛指四川。
3.羁(jī)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万里身:此身离家万里之外,路途遥远。
4.残雪:残余的积雪。
5.孤烛:一支蜡烛。这并非实指,而是说自己在这除夕之夜,孤独独照,更感到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此句一作“孤烛异乡人”,又作“孤独异乡人”。
6.骨肉: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7僮(tóng):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
8.那(nǎ)堪:哪能受得了。
9.岁华:年华。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艰危的万里征程中。
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人。
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
哪能受得了漂泊在天涯的日子,又恰逢明朝岁华更新。

崔涂为江南人,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避乱客居四川时所作,时节是夏历年底,而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考。

此诗抒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惨淡心情。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迢递”,“羁危”,用字精炼而准确,让人顿感起笔之突兀。同时,“三巴路”“万里身”又显得气象宏大,真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虽是深挚地抒发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却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颔联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乱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清。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此二字皆诗人匠心运筹、刻意锤炼的笔墨。“孤烛”二字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异曲同工。

颈联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家乡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文字虽直朴,道情却非常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自然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与骨肉远隔,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故而对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才倍感亲近,同时也为除夕增添了一些欢乐。对僮仆感情的转变,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暗中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诗人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

尾联归结题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所以,诗人寄希望于新年,祈祷不再漂泊流离,显得顺理成章,真切自然。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乱山”一联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09
2.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50
3.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338-339
4.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40
5.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10

  • 上一条:楚江怀古三首
  • 下一条:孤雁

猜你喜欢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行行重行行
钗头凤·红酥手
赋得暮雨送李胄
兰陵王·柳

形式

古诗
古词
古曲
文言文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作者

李白
曹操
刘禹锡
刘邦
曹植
杨万里
王维
辛弃疾
屈原
谭嗣同
唐寅
李清照
张志和
苏轼
李商隐
林杰
杜甫
贺知章
崔颢
欧阳修
陆游
曹丕
王湾
李峤
李贺
虞世南
白居易
马致远
岑参
叶绍翁
更多>

分类

七夕节
中秋节
乐府诗
乐观
亲情
以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
儿童
元宵节
写山
写景
写雨
写雪
冬天
劝勉
劝学
动物
励志
友情
叙事
古文观止
古诗十九首
史记
同情
告诫
咏史
咏怀
咏柳
咏梅
咏物
咏竹
哀怨
哀愁
哲理
唐诗三百首
回忆
夏天
孤寂
宋词精选
宫怨
寄赠
寒食节
寓言
小说
更多>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涂红伟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2023-2025 知乐知 鄂ICP备2022015829号-5

  鄂公网安备42092202000096